近日,通证通研究院发布了一则关于通证衍生品市场(合约市场)的探索调查报告。针对目前全球合约市场的主要合约交易平台的产品设计、交易量、交易深度、风控措施等多个维度进行了详细对比分析,希望能得出“谁是合约市场之王”的结论。
报告结果显示,数字通证衍生品自诞生以来发展迅速,目前主流仍是交割合约,OKEx和火币合约的交割期货合约交易量排名靠前。火币合约起步虽晚于OKEx,但发展较为迅速,产品设计上处于行业领先水平。在交易量方面,火币合约自上线以来实现49.6%的月复合增长率,并在2019年8月上半月首次超过OKEx交割合约,同时也有良好的交易深度,但持仓量方面仍落后于OKEx。火币合约相较其他合约产品有良好的风控体系,采用阶梯调整系数减少因穿仓可能产生的损失,自上线以来保持着零分摊记录。
该报告中指出,穿仓损失是数字通证期货合约产品的主要风险,合约产品发生穿仓事件的概率、穿仓金额大小、穿仓后损失是否赔付等都考验着交易所的风险控制能力。穿仓的根本原因是当合约标的的基准价格出现剧烈波动时,交易深度不足以使全部爆仓单以预期的强平价格成交,这导致交易者的保证金无法覆盖亏损金额。
穿仓损失的解决方法包括亏损由全体盈利交易者分摊(即穿仓分摊)、提前对可能出现穿仓的交易者仓位进行平仓(即维持保证金率)两种。火币合约采用“调整系数”计算用户的平仓价格,而OKEx则有一次性强平模式(旧模式)与新的梯度强平模式两种不同的计算方式。
通证通研究院对比研究发现,火币合约调整系数可以转换为(等效)维持保证金率与OKEx进行对比,可以得出“调整系数=对应的等效维持保证金率*杠杆倍数”这一结论。若开仓价格、张数、方向、账户权益相等,则火币合约使用调整系数计算与OKEx合约使用对应等效维持保证金率计算的预估强平价格相等。
综合币种、杠杆倍数、张数等因素,对比两大平台触发爆仓的条件设置,通证研究院发现,火币合约调整系数与OKEx维持保证金率都会造成用户持仓的强平价格提前于实际爆仓价。当其他条件相同时,用户持有仓位达到一定数量(例如BTC合约20倍杠杆,持仓量超过10000张),火币合约持仓所需的维持保证金率将低于OKEx,强平晚于OKEx,即多头强平价格较低,空头强平价格较高,反之OKEx强平晚于火币合约。火币合约 ETH、EOS合约在持仓张数超过50000张时相对OKEx具有优势,而OKEx合约在LTC、BCH等通证合约上较有优势。
同时,通证研究院也对两家平台截止目前发生过的“穿仓分摊”情况进行了回顾。火币合约各品种合约上线至今仍然保持零分摊,OKEx多个币种都发生过分摊情况。
OKExBTC交割合约历史上共有18次由盈利用户分摊穿仓亏损的记录,大多集中在2018年和2015年。最近一次分摊发生在2018年8月10日,穿仓金额为34.4BTC,分摊比例为0.4384%;分摊比例最高的一次发生在2018年8月3日,穿仓亏损共3734BTC,其中风险准备金分摊2517.2BTC,分摊比例为17.6818%。
OKEx其他品种交割合约2018年以来大多发生过穿仓分摊。LTC合约2019年穿仓分摊共1次,用户分摊金额共计89LTC;ETH合约2019年穿仓分摊2次,用户分摊金额共计6294.5ETH;XRP合约2019年穿仓分摊1次,用户分摊金额共计32685XRP。OKEx历史分摊比例最高的一次是2018年11月23日的ETC交割合约,穿仓ETC数量达到21万个,分摊比例高达50.6%。
此外,对于目前主流交易所的交割合约产品均采用梯度维持保证金率与穿仓分摊相结合的预防穿仓风险措施,通证通研究院认为这仍存在可改进之处。这种模式下用户的仓位被强平后保证金可能仍有盈余,但盈余将划入交易所风险准备金而不是返还给用户,交易所应合理使用风险准备金,并在适当的时候重新考虑强平后盈余保证金的处理方式。
本文来自,仅作分享,存在异议请联系平台删除。本文观点不代表刺猬财经 - 刺猬区块链资讯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