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块链,这个满满科技感的词,有人觉得它离现实世界太过遥远。
这是因为现实世界的事件与区块链上的数据是完全隔离开的。为了拉近两者之间的距离,Chainlink出现了。
上周,我在上海见到了Chainlink CEO Sergey Nazarov,他自称为“Chainlink的成员之一”。他是我遇到的外国友人当中为数不多的几个不是通过美食来认识中国的。
从他口中我了解到,这是一个读过孔子和道家学说的区块链创业者,也很认可中国文化背后的理念。
“我认为中国之所以能发展得这么好是因为中国人有着浓厚的文化素养。对我来说,这有一定的道理。中国成为全球大型市场是有道理的,在加密货币世界也是如此。我很高兴在中国看到(区块链)有一定的普及度。我明白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监管等因素。我还对中国解决问题的速度印象深刻。有些事可能一时半会实现不了,但两个星期之后就有解决方案了。这就是(中国)在必要的时候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我认为从这个层面来看(中国)也很棒。”
在这次采访中,以智能合约的潜力为切入点,我们谈到了Chainlink存在的意义以及智能合约的应用。
智能合约:定义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自2011年进入加密货币领域以来,Sergey的大多数工作经历都和智能合约有关。Sergey认为智能合约将对所有数字协议功能产生重大的影响。很多社会的存在及运作都基于智能合约,而人们在达成协议的过程中取得的进展都产生了大量的经济活动,最终创造了繁荣的生态。
Sergey告诉我:
“现阶段,在我看来,智能合约是第一种高度可靠的数字协议。这意味着它们能够以公正的第三方身份定义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今天的数字协议由于受到中心化组织的控制,无法进行公正的评估,随时可能被终止或切换到有利于特定人群的模式。
Sergey表示,智能合约的潜力基于两点,其一是作为公正的第三方执行协议,其二是在无需银行的前提下发送交易。
而第一个应用潜力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表现完全不同。在发达国家,数字协议的应用已经是常态,但却存在重大限制,因而引发了严重的系统性风险。2008年的经济危机就是典型的例子。Sergey说,引发这场经济危机的是透明度问题,与合约状态没有实时更新有关。如果当时智能合约已经存在,就能公开抵押贷款的情况,更新个人信用状态,行程可靠的信息记录,在多个机构之间共享。
“我认为大量的技术将在经过打磨之后用于更发达的市场,改善其已经存在的数字状态,解决不同类型的优化问题。”
相比之下,智能合约在发展中国家的应用更倾向于创造一些本该存在的合约,例如农业保险。在发展中国家,没人愿意成立保险公司,也没人愿意相信保险公司,因此智能合约就能够成为公正的第三方,建立农民和保险公司之间的信任关系。
至于智能合约在发送交易方面的潜力,Sergey谈到了自己刚入圈时的经历。他当时见到部分初创公司可以让用户通过功能手机(除智能手机以外的手机设备)发送比特币。这些用户所在的地方通常没有银行,这种仅通过翻盖手机就能发送资产的方式非常了不起。
更令人大开眼界的是,这些用户可以建立一种类似多方签名的机制,形成第三方托管——例如发送一笔资金需要其中3个人同意,这在Sergey看来,就是最基本的合约。
Chainlink:拓展智能合约定义
智能合约是一个伟大的发明,而其大范围的应用注定不是一场“单打独斗”,这也是Chainlink存在的原因。
Sergey表示,智能合约最常见的应用就是生成并转移token的数据,这是每个区块链的必需品,也是这个领域的切入点。Token之所以受到大量的关注,是因为现阶段的智能合约只能做到这一点。
然而,Sergey认为,智能合约的应用不应止于此。
“我们认为我们能够解决的问题以及我们认为阻碍这一领域发展的问题是智能合约无法获得事件数据,无法生成外部事件。”
智能合约必须具备生成外部事件(events)的能力:例如市场事件,即金融产品的市场价格变化;例如针对农民、农作物以及保险的天气事件;例如海运事件,即货物的位置、国际结算以及各种用于国际航运的合约。
由于安全问题,区块链基础层无法触发上述行为。由单个矿工获取数据,就存在合约被控制的风险;所有矿工均可获取数据,就会导致基础层暴露在风险之中。
对此,Sergey指出:
“智能合约的独特之处在于其提供了极强的可靠性,而这种可靠性源于基础层有限的性能。我们想要做的是在保证可靠性的同时,拓展智能合约的应用。”
也就是说,Chainlink希望在实现智能合约与相关事件交互的同时,拓展智能合约的定义。智能合约从转移token拓展到了一种可定义事件状态(state)变化逻辑,这种状态变化逻辑与相关事件之间的关系创造出了一种全新的技术,即连通外部事件与智能合约的预言机。
“拓展智能合约的定义就是我们要做的事,我们正在通往这个目标的道路上,我们希望通过创建一种基础设施,让人们创造可使用并生成事件的合约,以便能更快地实现这个目标。这就是Chainlink的目标。”
Chainlink预言机的多重保护
作为区块链世界第一个去中心化的预言机,Chainlink认为,最安全的预言机需要用到纵深防御(defense in depth)——即采用多种安全模式。
在基础层,Chainlink采用了自有的安全模式,包括极度冗余(extreme redundancy)以及去中心化,在这里有多个独立的节点运营者就计算达成共识。区块链网络的共识是通过与交易相关的计算达成的,而Chainlink关注的计算类型在于验证外部数据源。
“节点运营者会就用户选择的数据源以及发生的事件达成共识,从而实现一定水平的可靠性来触发合约的特定价值。”
合约价值越高,用户追求的担保等级也会提高,即追求的去中心化等级会提升。假设一个合约价值1000美元,用户可能只会部署3个预言机;而如果合约价值为100万美元,那么用户部署的预言机会更多。
Chainlink采用的第二个安全模式是可证明的安全(provable security),其中包含大量难以获取且不可篡改的信息,从而证明合约所有者(预言机)是安全的。就像是和预言机签订了服务协议,清楚地定义了其所需完成的任务:例如某个预言机服务于几个合约;是否出过错;stake[1]的金额为多少;预言机运营方的身份等等。
基于可证明安全之上会有越来越多的分层,以保障预言机的安全,可信执行环境(TEE)就是其中之一。这种强化版的计算机环境可以在保证安全和可靠性的同时,避免向节点运营方透露计算的内容。
“总的来说,我们基于高度的去中心化进行分层,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预算进行选择,这可以保证你的预言机是相对安全的。一定数量的预言机可以让你享受一定程度的安全。你还可以选择其它功能,例如TEE,你付出的成本将与预言机保护的合约价值相当。”
三管齐下:Chainlink发展计划
Sergey说,主网上线已经近4个月的Chainlink,有着去中心化程度最高的预言机网络。
未来,Chainlink的发展重点主要在3个方面:扩张高质量的节点;增加高质量的参考数据;扩大数据整合团队。
现阶段,Chainlink网络的节点有超过260种任务或计算。
“我们想要加强高质量节点网络的安全性,我们想要增加节点可执行的计算类型,我们想要增加整合的资源以便用户使用Chainlink,我们想要人们在这个过程中更多地体验到实用性。”
此外,Chainlink计划提供更多高质量的参考数据,可供DeFi项目使用。生成这类数据的过程是公正的、不具竞争性、高质量且开源的,可以让很多项目参与其中。现阶段其推出了7个全新的数据参考网络,未来将继续增加。
最后,一个优秀的团队是创业公司立身的根本。Chainlink将继续引入更多优秀的人才,尤其是其数据整合团队。该团队负责外部数据和资源的接入,是DApp开发者、DeFi以及去中心化保险项目的福音。
“总的来说我们的计划就是创造安全、方便使用的预言机,为DeFi领域提供高质量的参考数据促进其落地应用,以及提供高质量的数据整合服务。”
智能合约最先用在哪里?
有了安全引入外部数据的预言机之后,智能合约会最先落地在哪些领域呢?Sergey认为,DeFi排在第一位,然后是去中心化的保险,接着是游戏防伪。
DeFi领域需要大量的参考数据合约。Sergey表示,Chainlink创建高质量链上资源需要承担的成本以及付出的努力可能不会立即带来巨大的收益,但可以创造出一种基础架构,这是DeFi开发者真正需要的。这些链上资源最开始可能仅限于小部分DeFi开发者,但最终可以拓展到更多的项目。
去中心化保险涉及大量的数据整合工作,需要处理包括与地理位置、天气等相关的保险数据,并且确保保险合约包含了所需的输入和输出,同时又不会给开发者造成负担。Sergey说,由于去中心化保险自身的复杂性,智能合约在这一领域的应用所需时间比DeFi要长。
而游戏防伪需要做到高度可靠且可证明的随机性,从而确保随机性的数据源,保障游戏的公平。
“当你投入的一切都属于你自己,这就是最好的游戏资源。”
本文来自,仅作分享,存在异议请联系平台删除。本文观点不代表刺猬财经 - 刺猬区块链资讯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