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绝大部分区块链从业者来说,农业是一个既陌生又熟悉的行业,说陌生,是因为农业产业链的绝大部分都处于距离城市较远的乡镇地区,很多人对其认知并不是特别深刻;说熟悉,是因为在日常的生活中,人们每时每刻都要和农业的成品——食物打交道。尤其是在近两年的国际贸易战当中,很多人都意识到农产品不仅是必需的生活物资,更是一个国家重要的战略资源,乃至维护其货币与金融体系稳定的贸易工具。其对于经济社会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基于此,在今天的文章中,笔者就将针对农业与区块链的结合情况做一个分析,以探究在即将到来的数字经济时代中,在经济社会中最为传统的农业会有什么样的变化,以及每一类身处其中的利益相关者在面临区块链技术时,会受到怎样的影响。
一、农业行业概述
与其他国家相比,中国农业的特点之一是其市场规模极其庞大, 而本土产能却随着耕地的减少而受到抑制,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需求。相关资料显示,中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农产品进口国。这种多元化的农产品来源,使得中国的农业直接面临着与国际市场进口产品的竞争,总体来看,中国本土农产品的价格要高于国外竞品,根据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有关人员2017年公布的消息,国内谷物的价格水平要比国际市场平均高出30%到50%,大豆大概要高出40%到50%,棉花大概要比国际市场高出30%到40%。糖要比国际市场大概要高出60%,肉类,牛羊肉大概要比国际市场的价格高出70%到80%。这一较大的价格劣势,是导致中国农产品的竞争力不强的重要原因。而此种情况的出现,主要可归咎于两大因素:
一是在生产环节,中国农产品的单位生产成本要高于国外竞品。
与中国相比,部分农产品出口国的农业生产要素成本较低,包括土地和水在内的自然资源都颇为丰富,其价格也相对低廉。同时,某些国家的农业技术也较为发达,在多种作物、以及多个环节上都实现了较高程度的机械化与信息化,而相比之下,机械的养护费用要远远地低于人工费用。此外,这些机械所带来的单位时间高产量,更是进一步摊薄了单位重量农产品的成本。而中国由于自然条件的限制、外加机械化程度较低,过于依赖人工,使得其总成本偏高,同时产出效率也偏低,最终导致其在生产环节单位产出的成本相对较高。
二是在流通环节,中国农产品流通成本占总成本的比例要高于国外竞品。
目前,中国农产品的流通模式大多比较传统,需经过菜农、初级集货商、产地批发市场、销地批发市场、菜场集市、消费者等多个中间环节,致使流通中介费用偏高。数据显示,国际上农业较为发达的国家、其农产品流通成本一般占总成本的10%左右。而中国平均则为40%左右,其中鲜活产品及果蔬产品要占60%以上,而在个别地区和个别品种,这一比例甚至可以达到75~95%的地步。在这些成本当中,除了一些行政方面的税费之外,产业链中主要利益主体之间的信任程度不够也是推动流通环节成本过高的重要原因。
从上面的两大因素不难看出,在机械化与信息化改造尚需时日,农业生产环节压缩空间有限的情况下,采用相关手段,削减农产品在流通环节中的信任成本,是目前增加中国农产品竞争力的重要手段之一。而要实现这一目标,我们需要先对中国农产品的流通链条进行梳理,方能找出切入的缺口。一般来讲,农产品的流通供应链至少会涉及到四类典型的利益主体:
一是种植户,主要为农民或农场。其职能为对农产品进行生产、同时就地进行销售。
二是收货商,主要为种植基地或某一区域的专业采购者,其职能为将零散的农产品进行集中收购后,再向下游的零售商进行销售。
三是代售商,主要为在特定市场拥有摊位(又称“档口”)的中介商,其职能为将农产品直接向下游的用户(包括其他中介批发商、零售商或是终端消费者)进行销售。
四是消费者。
目前,在农产品的流转链条中,存在着三种信任成本较高的情况:一是种植户与收货商之间;二是收货商等货主【注1】与代售商之间,三是消费者与整条农业产业链之间。对于这一情况,国内曾有比较大的公司希望能够借助财团的形式来整合这些环节,打造全产业链的农业集团,进而在内部消解这些利益主体之间的信任与摩擦成本。就目前的情况来说,由于经验不足等一系列原因,这一过程进展得并不顺利,暂时还不能成为行业的主流发展模式,尚需相当长时间的发展才能在行业内占有一席之地。也就是说,在可预期的时间之内,农产品产业链中上面三个环节的信任成本还会继续存在,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这样的行业现状也为区块链与农业的结合提供了切入缺口。在接下来的文章部分中,我们就将对这三个环节的场景进行进一步的剖析、以及区块链在其中可能会起到的作用进行研究与展望。
【注1】在与代售商进行对接的过程中,除了有从种植户那里直接拿菜的收货商外,还有可能是一些其他的中介批发者,这里为了方便阅读,暂时以收货商定为货主。
二、种植户与收货商之间的信任成本
与大多数行业一样,农产品的生产者、也就是种植户,会把他们的产品就地销售给那些拥有更多渠道的收货商。而这二者之间的对接方式,主要可以分为两大类:
第一大类是产销结合,此种模式多见于一些大基地、大企业、大农场。其种植面积较大,而且品种相对较为简单,所以更适合进行直接销售,一般而言,这类企业会与批发市场的档口进行合作、甚至是直接在批发市场租用档口、自己派员工进行销售,也就是与其他批发商、零售商甚至是消费者进行直接对接,在这种模式中,种植户与批发商之间不是独立的利益主体,而是一个利益主体下方的两个部门,彼此的利益分配经常是由上级部门来进行协调,很少会出现信任成本较高的情况,因此暂时不列入这一章节的讨论。
第二大类是产销分离,这是农产品行业比较传统的收购方式,也是目前种植户与批发商之间最常见的对接方式。具体来看,根据价格形成机制的差异,这一大类还可以分为三个子类别:
一是完全现货,又称产区收货型。也就是买卖双方的成交价格完全按照市场行情进行。这种对接模式常见于种植品种较为集中的农业产区,由于此类地区种植农户较多,而且普遍规模不大,所以可以通过多笔交易形成市场价格。
二是完全期货,又称订单生产型。也就是买卖双方签订中长期协议,采购方设定产品标准,委托种植户种植特定的数量,种植出来的产品按约定的标准及价格回收。目前一些大型的蔬菜采购企业往往采用这种方式,如麦当劳、肯德基等。
三是现期结合,又称包地销售型。也就是在产品成熟前的一个月左右、收货商在对种植户的产量与市场行情有一个较为准确的综合判断之后,与种植户进行洽谈,直接约定一个包地价格,达成协议之后,包括后期的管理、采收等均由收货商负责。由于此种方式兼具了现货和期货的优势,一方面可以保持较为平稳的价格,另一方面产品质量也不会出现出现较大差异,因此受到不少种植户和收货商的欢迎。
总体来说,以上三种模式各具特点:其中现货型对接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价格上,其可以保证绝大多数的成交都物有所值,货物的质量与成交的价格不匹配的情况出现比较少,缺点则体现在数量上,也就是在完全市场化的随机情况下,市场上的供需可能会不匹配,从而造成农产品紧缺或是过剩。
期货型的对接则恰恰相反,虽然可以避免出现收不到货或是卖不出去,但有可能会造成价格偏高或是偏低的情况:譬如在买卖双方已经签订了订单合同的情况下,假如现货价格下降、或是菜品质量偏低,收货商很有可能会付出高于这些产品价值的价格,而如果市场现货价格高涨,种植户则很有可能会获得少于市场平均水平的收益。
现期结合虽然融合了上面两种方式各自的优点,但由于农产品受自然条件影响较大的特殊性,因此目前仅适用于相对能够储存的品种上,象大蒜、土豆、红萝卜等。
从行业的角度来看,农产品现期结合的对接方式,所产生的行业流通成本相对来说最低,一方面不易产生较多的库存,另一方面又能以相对合理的价格成交,可惜其使用范围目前主要集中在个别品种当中,难以进行全面推广。
相比之下,现货型对接由于没有保底合同,存在一定的滞销风险,因此容易产生较高的行业流通成本,因为对于种植户来说,在滞销商品上所付出的成本,最后都是要通过销售出去的商品来进行回收的,也就是说,在完全现货的对接模式中,农产品的价格会包含滞销或潜在滞销而产生的溢价。
而期货型对接从理论上讲,可以有效锁定数量风险,在数量上不易因为信息不对称而出现供需不匹配的情况,因此与现货型对接相比,似乎是一种较为理想的销售方式,然而在实际操作中,它的风险却可能会比现货型更大——正如前面所提到的,由于农产品受自然条件影响较大,外加当前其流通链条较为混乱,种植户与收货商相互之间的信任基础非常之差,经常会出现毁约的情况:如果收货商觉得种植户的产品的真实价值低于早先谈成的价格,很可能会弃保跑路;而种植户如果觉得自己的菜品按照市价卖可以获得比合约价更高的价格,则可能会退保直销。但不管哪一种情况发生,对于买卖双方来说,这都意味着上一笔交易的作废,而花在这笔交易上的时间、精力、以及金钱成本,也都成为了无用功。但这些不必要的成本并不会凭空消失,对于这一环节中的利益主体来说,他们最后在通过菜价来确保自己利益的时候,都会将这些成本计算到价格当中。
考虑到期货型对接在目前的种植户与批发商之间仍然是一种被广泛使用的对接模式,因此,利用区块链削减种菜户与批发商之间对接的信任成本,对于压缩流通成本会起到很大的作用。本文在这里设想了一种解决方案,其过程大概如下:
买家与卖家基于某底层公链共同设定一个智能合约,同时双方各出一部分定金,锁定在智能合约中,具体数量由双方共同约定,除非双方同时使用密钥,否则智能合约不可单方面篡改,而合约的规则大致如下:
1)若卖家产品的数量与质量均达标,买家款项入账,到达时限后,双方定金各自退回,款项发送至卖方账户处,买房提走货物。
2)若卖家产品数量与质量有任意一项不达标,买家款项入账,到达时限后,双方定金+款项退给买方,卖方定金作为赔偿费。
3)若卖家产品达标,买家款项未入账,到达时限后,双方定金退给卖方,买方定金作为赔偿费。
4)若卖家产品质量不达标,买家款项未入账,到达时限后,双方定金各自退回。
从理论上讲,在存在定金抵押的情况下,基于区块链的智能合约可以有效地约束买卖双方的行为,在让买方及时履约付款的同时、也促使卖方产品的质量与数量实现达标水平。但是在现实操作中,这个解决方案存在着一个问题:那就是在目前中国农业信息化与数字化尚未普及的情况下,卖家产品质量的指标属于链下信息,比如说对生鲜产品的肉眼鉴别等,是很难以可信的状态被量化记录到区块链上的,那这样一来,在这个环节,区块链的解决方案实际上只能用来丈量农产品的数量而非质量。
由这点来看,在这个场景中,区块链在确保买家款项到位方面可以起到较大作用,在确保卖家产品数量到位方面可以起到一定作用(农产品可能会因为掺水等原因而存在“虚重”情况),而在确保卖家产品质量达标上目前暂时还不能起到太大作用。可能要等到中国农业领域的数字化程度进一步提高之后,才能最大程度地发挥出它的潜力所在。也就是说,在种植户与批发商之间,“区块链+智能合约”的组合可以在特定的情景下起到一定的作用。
三、收货商与代售商之间的信任成本
与上一个环节类似,收货商与代售商之间也存在着多种对接方式,具体可分为以下两大类:
第一大类是收售结合,也就是档口由生产基地或收货商自营,自己销售自己收到的农产品。和上一部分中的“产销结合”类似,收货商与代售商彼此之间不是独立的利益主体,而是一个利益主体下方的两个部门,其利益分配更多地是由上级进行决定,因此暂时不列入这一章节的讨论。
第二大类是收售分离,这是目前收货商与代售商之间最常见的对接方式。根据合作模式不同,可以分为两个子类别:一是“二级分销”,也就是代售商从收货商那里进货,然后自己进行销售,整个过程代售商自负盈亏;二是“委托代售”,也就是收货商把货发到批发市场的合作代售商处,由代售商负责销售并收取代卖费,整个过程收货商自负盈亏。
总体来看,在目前的农产品行业,收货商与代售商之间主要仍以收售分离的对接方式为主,这主要是因为以下几个主要因素:首先,批发市场档口资源是有限的,并非想有就能有,尤其是某些交易旺盛的市场,闲置的档口非常难找、即便找到了,费用也比较高昂;其次,由于农产品具备季节性,很多基地或收货商不是长年都有货供应,绝大部分只有一个生产季节,时间很短,如果自设档口,成本非常高;再次,生产与销售属于不同的分工,各具有独特的专业性,没有长时间的经验及资源积累,未必能销售得好价格。所以区块链产业链中的收菜商和代售商一般都是不同的利益主体,而在收售分离中,由于“委托代售”无需花费大笔资金从上游买入货源,相对来说经营风险较小,因此是农产品行业由来已久的主流对接方式。
但是,随着近年来互联网技术、尤其是移动互联网的发展,这一传统的农产品对接方式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一方面,代售商依然采取较为“黑箱”的方式,来为委托人进行代销售;而另一方面,收货商却可以通过互联网,从各个渠道获得一些亦真亦假的价格信息。这种旧模式与新技术之间的冲突,很快引起了收货商与代售商之间的信任危机:
从收货商的角度来看,他们如果发现自家商品的成交价低于早先的预期、或者是与其他的同行存在出入,便会觉得代售方的议价水平有限,导致自己货物的价格被低估。甚至有时候会认为代售商为了牟利,主观态度有问题,存在虚报成交价的行为。
而在代售商看来,农产品本身存在着质量多元化和行情变化快的特点,收货商如果将不同质量的货物、或是不同时间段的价格进行对比,本身就有失偏颇。至于虚报价格的行为,收货商们的担忧亦是多余的,对于代售商而言,近年来代售领域竞争愈发激烈,档口与人力的费用有所上升,代售商不太可能为了短期的利益而失去长期的客户,所以他们所担心的、恶意虚报价格的情况,实际上并非行业主流行为。
很显然,收货商与代售商的各执一词,对于双方达成共识并无太多帮助,而双方的不信任程度,在近年来也开始愈发加深,其中最直观的体现有两点:一是在空间维度上,收货商越来越趋向于将自己的货分为几份,在市场找多个档口代卖,以便互相比价。二是在时间纬度上,双方的合作周期逐渐缩短:在行业发展早期,收货商与代售商之间的合作时间可以达到数年,而现在能够合作一个季度便已经十分理想,有不少买卖方甚至已经只能以天来计数。在彼此之间迅速透支掉早期的期待与信任之后,便会一拍两散,寻找新的合作对象。由此一来,便形成了农产品流转市场上一个奇特的景象:虽然市场上的收货商和代售商都很多,但收货商却天天都在找代售商,而代售商也天天都在找收货商。
毫无疑问,收货商与代售商之间这种走马灯似的短期合作关系,耗费了很多的时间与精力,在收货商看来,长期的合作虽然花费的时间与精力成本较低,却会致使自己的收益也有所下降,短期的合作虽然要不断的寻找伙伴,但至少可以获得相对满意的价格。但他们没有意识到的一点是,这个最终的成交价格里面,已经无形中包含了农产品在这一环节因互不信任而产生的时间与精力成本,在最终抬高了农产品终端价格的同时,也削弱了自身与进口农产品相比的国际竞争力。
在这样的情况下,用区块链来削减收货商与代售商之间因为互不信任而产生的无谓的时间和精力成本,就显得比较重要。而具体的解决方案大致如下:
1)通过预言机等技术设备及手段,将农产品交易市场的称重与支付设备接入到区块链中,使得其所产生的数据信息可以上链。
2)实现每笔交易格式的标准化,交易进行中农产品的重量以及成交总价,都会自动通过相关设备被记录到各自所处的每笔交易中。进而通过“成交总价/农产品重量”的方式来计算得出每笔交易的单价。方便收货商与代售商之间进行价格核对,从而可让代售商证明自己并未虚报价格。
3)市场方面可将特定品种的交易价格进行汇总,形成类似于金融市场交易所的价格-时间K线图,每笔交易匿名但可回溯,能够查询成交量与成交价,这样一来,可以让收获上看到特定时间的成交价格,避免因为农产品行情变化过快,而对代售商产生“议价能力欠佳”的疑虑。
在这一场景中,区块链的使用,基本解决了收货商和代售商之间的“主观不信任”问题,也就是说,在相关规则设置合理的情况下,利用区块链的可追溯特性,收货商可以通过查询单笔交易的成交情况,清楚且实时地了解到,代售商在“委托销售”的过程中,究竟有无虚报价格的行为。同时,在“客观不信任”方面,通过查询整个市场的交易价格变动情况,收货商可以了解到,自己所委托的代售商,其成交价格与其他同行之间是否存在较大的差距。
但是,正如前面所提到的,与一些同质化程度较高、或者是比较标准化的产品不同(如电力、原油等),农产品的品质是比较多样化的,即便是同一个品种的产品,也有可能会因为光照、土壤、灌溉等原因,而导致质量出现一定的差异,它们的成交价格亦将因此而有所不同,如果货主方面无法正确地认识到这一点,那么在发现自己的货物与同类产品在同一时间点出现价格差异的时候,他们仍然可能会对代售商的议价水平产生质疑,这一点是区块链所无法弥补的,因为在农产品质量的鉴别上,目前在蔬菜流通领域还没有特别标准化的指标,也很难以量化的数据状态上链,不过总体而言,在这一环节中,区块链还是起到了比较大的作用,毕竟,交易信息目前还是比较数字化的。
四、消费者与农业产业链之间的信任成本
农业产业链最广为人知、对行业影响也最大的一个信任危机,出自于消费者与整个农业行业的供应链之间。这一信任危机所带来的成本,并不会在农产品的终端价格中体现出来,但它却会使得消费者认为本土的农产品具有较大的风险,因此即便在价格相同的情况下,很多消费者也会转而选择进口农产品。
消费者对于农产品的不信任感有一个最明显的特点,那就是它并非是某一个品种在某一个环节的“点”,而是源自于很多品种、乃至整条产业链的“面”。无论是蔬菜、水果、生鲜、鱼肉等横向种类,还是生产、加工、流通、分配等纵向环节,几乎是全面质疑。譬如:假若农产品的品相比较鲜艳,便会被消费者怀疑为打农药或是上色素了,如果农产品体量比较大,便会被怀疑为使用了膨大剂,而如果产品换了个颜色或是形状,又会被怀疑为是转基因产品。对于这一涉及到C端用户的种种不信任情况,近年来人们都有所耳闻,也都身处其中,这里不再赘述。
目前,市场上旨在解决C端消费者对农产品产业链不信任的区块链解决方案,主要是以溯源入手,但目前来看,存在的问题有三点:
一是农产品产业链距离实现可靠信息上链还有较大距离。目前,在农产品产业链中,下游对上游商品质量的验收,很多时候是以类似于“望闻问切”的行业经验来进行的,尚未形成较为严谨的行业标准、以及相关信息与数据的信息化采集过程。即便被记录到了区块链中,也很难说是值得信赖的信息。
二是即便信息上链,对于消费者来说,他们由于在日常生活中,能够花费在农产品挑选上的时间比较有限,因此也很难有精力去仔细研读链上的产业链信息,即便有,也很难鉴定这些指标是否真的符合相关的安全标准。
三是链上信息与链下产品可能并不是对应匹配的关系。譬如根据央视《焦点访谈》的报道,部分超市在进行蔬菜销售时,将部分普通蔬菜贴上有机蔬菜的“有机二维码”进行售卖,从而出现了包装二维码与具体农产品不匹配的现象。考虑到有机蔬菜的溯源和区块链溯源在原理上颇为类似,因此这样的情况很可能也会出现在农产品的区块链溯源方案上。
图:农业产业链数据要被消费者认可,需要跨过的三个坎
在这样的情况下,通过“直接把农业数据推送给消费者”来获取信任的行业解决方案,实际上只能覆盖农业产业链的一部分环节,而在这一部分环节,目前也存在着很大的优化空间——对于消费者来说,他们之所以会选择进口农产品,本质上是因为他们信任这些国家的农业供应链、检验体系、以及后续的分配包装流程,换言之,这些进口农产品的背后,是有着产品来源国的农业实力、完善检验、甚至是商业环境在背书的。这才是消费者能够快速产生信任的标志。因此,如果未来能够实现农业可靠数据的上链,那与其通过区块链把相关的信息全部推送给消费者,不如把这些数据推送给权威的监管部门,让监管部门对自己的产品进行认证,因为对于消费者来说,监管部门的认证与背书,才能让他们快速看懂相关的标志,并且对产品产生一定的信任。
然而,严格来讲,即便是数据上链可以规范未来的农业供应链,但这种解决方案仍然是存在疏漏的,因为在最后人工的装配阶段,相关机构与人员仍然会因为缺乏见证者而存在作恶的可能。譬如像前面所举的《焦点访谈》的例子一样,把二手的监管合格标志贴在不合格的农产品上,对于这一点,目前区块链还无能为力。而通过区块链来削减消费者对整条农业产业链的信任成本,也是一项非常任重道远的任务,由于相关工作的复杂性,因此就本文所提到的三个环节来看,区块链在这一个环节上的落地,可能是最为滞后的。
图:本文中三中农业解决方案,最有可能的落地顺序
五、总结
从农业与区块链的结合情况来看,这一领域始终面临着“产业链数据难以上链”的困境,但其产品的敏感性与多样性,又要求其生产与流通的过程高度透明,这就决定了在可预期的时期内,区块链更多地会是在一些小范围的对接环节,率先进行一些特定场景下的应用,随着农业产业链的数字化改造、农产品质量体系的标准化、甚至是整个商业环境诚信程度的提升,区块链在农业中的应用将会逐渐铺开。与其他行业相比,它消耗的时间相对来说最多,但其给社会所带来的潜移默化的影响(包括健康、就业、贸易等),也将会是最大的。
本文来自,仅作分享,存在异议请联系平台删除。本文观点不代表刺猬财经 - 刺猬区块链资讯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