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Facebook发布Libra项目白皮书已经过去五个月,监管机构对其的否定态度似乎也变得越来越坚定。无论是在美国境内的听证会还是国际组织的大型会议上,我们都可以听到来自各国政府对于Libra的讨伐之声。
“在面临重重阻力和反对的情况下,Libra可能永远无法取得任何进展。”在近日举行的首届外滩金融峰会上,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高级研究员、美国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原主席蒂莫西·马萨德(Timothy MASSAD)说。
首先是由于Libra愿景与现实的种种相悖,其次是来自监管层的担忧。Libra可能使不法分子洗钱、逃税变得更加容易,这是全球监管机构所担忧的一个共性问题。此外,新兴市场国家会担心Libra如果获得成功将导致“幕后美元化(backdoor dollarization)”,但实际上,即使是在美国,Libra也未获得监管机构的支持。
“我很少看到特朗普总统、美联储主席鲍威尔、以及身居众议院金融服务委员会主席要职的民主党国会议员马克西恩·沃特斯对任何事务达成共识。然而,在听到Libra提案后,他们却迅速对Libra的提案表示反对,或者至少表示担忧。”马萨德说。
虽然Libra可能永远无法落地,但这一提案对于未来的导向依然是有价值的。尤其是,Libra促使各国央行加快探索主权数字货币的脚步。马萨德透露,美联储仍在继续分析央行数字货币的潜在效益和成本,但目前更关注于实时支付的普及。
马萨德认为,央行数字货币的广泛使用可以降低交易成本,从而提高金融普惠的程度,但也可能产生一些负面影响。但尽管存在挑战,央行数字货币依然值得期待。
《数字资产与货币的未来》
文 | 蒂莫西·马萨德(Timothy MASSAD)
蒂莫西·马萨德在首届外滩金融峰会上发表演讲
很感谢上海新金融研究院以及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邀请我参加此次精彩的峰会。我很荣幸来到这里,尤其是与如此众多的杰出嘉宾共同参与。什么是货币的未来?在我今天的演讲中,将会介绍数字资产目前的发展态势,尤其是脸书(Facebook)所提出的“天秤座(Libra)”数字货币方案,并讨论央行数字货币的发展前景。
比特币带给我们什么?
十年之前,在全球金融危机水深火热之际,中本聪推出了比特币。比特币面世时所刊发的白皮书从一个激进的角度展望了比特币的未来,认为它会给金融系统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在该白皮书中指出这样一个问题:“整个货币体系的命运”必须由一个类似银行的“可信集权机构”来维系。
为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可以构建一个与现有金融体系不同的方案:采用一种新技术,以不可逆转的方式进行交易,并将其记录在一个分布式、分散管理的账本系统中,该系统被称为“区块链”,任何连接到互联网的人都可以访问和验证它。借助这种技术,我们可以创建一个“点对点系统,从而降低对中央中介机构的依赖性”。
但是至少现在看来,这个设想仍未成为现实。比特币和其他数字资产并未降低我们对大型金融中介机构的依赖性,也未能催生重要的点对点支付系统。这些新资产尚未通过传统货币所面临的三重考验:付款方式、记账单位、以及价值储存手段。其交易主要以投机为目的。
导致上述情况的原因有很多。其一,比特币的价格波动很大,不适合作为替代货币。其二,比特币的交易具有不可逆转性。大多数人实际上更愿意使用能够纠正错误的系统。例如,如果你对收到的货物不满意,就可能希望退款。第三,比特币能够处理的交易量太少,远远无法满足当今全球经济的需求:比特币每秒钟可以处理七到十次交易,而维萨(Visa)系统则可以处理25,000次甚至更多交易。另外,虽然比特币所采用的基于共识的“工作量证明”(Proof of Work)的验证方式理论上是分散式的,但其挖矿操作实际上却非常集中,而且能效非常低。
实际上,颇具讽刺意味的是,加密货币不但没有降低对中介机构的依赖,相反却引发了一种新型中介形态:加密货币交易所。虽然规模较小,与处于金融危机漩涡中心的大型银行相比,这些加密货币交易所的问责机制较弱。它们基本不受监管。在我担任美国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主席期间,我们在2014年宣布加密货币属于商品,但我们对加密货币在现金市场交易平台上的交易并没有管辖权。相关监管框架仍然存在非常严重的空白。
这些加密交易所也不遵循传统证券和金融衍生品市场中介所需遵循的标准。因此,对投资者的保护力度很弱,欺诈现象和利益冲突屡见不鲜,系统故障和黑客行为数不胜数。事实上,最近一家加密货币的支持者在证券和交易委员会的陈词中表示,81家交易所上报的95%的交易额或存伪造问题。
这些交易所还伴随着范围更广的社会风险,因其被用来进行洗钱和非法支付活动,譬如资助勒索软件、恐怖活动或黑市交易。此外,虽然针对金融市场基础架构的网络攻击是目前影响金融体系稳定性的罪魁祸首之一,但是这些新的金融中介并不受制于当前网络安全的监管,而这些后续不可预测的后果将给金融体系的其他环节造成附带损害。
然而,尽管比特币和现有加密货币除了作为投机工具,可能看不到太大的价值,但我相信这个阶段的创新已经将我们引领到了一个崭新的阶段,这或许将证明,数字资产和分布式账本技术所存在的巨大价值或被验证。
发达国家正在进行一些有趣的创新,比如开发许可型的区块链系统,从而通过更高效的方式执行交易的结算和清算,并在其整个生命周期内进行跟踪。这些已经在美国和其他地区的证券、衍生品和其他资产交易方面得以应用,也包括在陆港通股票系统中的应用。这些系统可以为监管者提供更及时的信息。
比如,清算所——中央对手方(CCPs)——在全球金融体系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如果采取一种许可型的分布式账本系统来记录期货交易,监管者就可以通过实时追踪监控期货交易头寸,更加有效地监控来自于CCPs的风险。分布式账本系统还可以追踪股票借贷或回购交易,这样我们就能最大限度地降低因为证券的再抵押而导致的风险。冗长的再抵押链条不仅导致了所有权的不确定性,而且如果这些至关重要的市场不能有效运作,还将导致巨大的金融稳定性风险。
此外,欠发达国家还可能利用分布式账本技术建立更高效的金融市场基础设施,很多这样的例子在今天已经被提及。
监管机构为什么不喜欢Libra?
在这种环境下,我们应该如何审视脸书所提出的Libra货币提案?它是否会将虚拟货币推向下一个新阶段,带来更高的价值?抑或是对中本聪愿景的背叛——数字货币仍由全世界最有权势的技术公司在系统中心操控管理?
基于三个原因,我们有必要对这个问题进行探讨。首先,因为脸书规模巨大,我们需要慎重考虑其提案。脸书拥有超过20亿用户,所以不管你是否支持这个提案,它都会产生巨大的影响。
其次,脸书的目标很宏大,宣称要为无银行账户的人士提供服务,但这种说法可能只是一种表面之词,其真正的意图可能是收集数据。尽管如此,目前全球仍有数十亿人都生活在金融系统以外。脸书的方案虽然无法满足这些人的需求,但毕竟让人们开始更加关注此类人群的需求。
第三,这个提案对未来的导向可能比其内容本身更加重要,这其中可能包括如何更快地实现主权数字货币。
脸书的提案提出,通过创建一种数字代币来作为一种全球性货币以及一种支付方式。另外,其构建方式可以实现数字身份识别。该代币会采用稳定币的形式,也就是说,它是一种以规定的标的资产作为价值抵押的数字资产,其标的资产包括一篮子的五种货币现金及其等价物。因为采用稳定币的结构,所以Libra的波动性应该远远低于比特币。因而,它作为一种支付方式而被普遍接受的可能性应该更大。
Libra将是一个基于许可型(permissioned-based)的系统。只有被许可的企业才能发行Libra,或用Libra兑换法定货币,也就是所谓的“匝道机制”。Libra将由一个协会统一管理,该协会成员包括脸书以及众多其他金融机构。脸书声称,它将在未来五年内使Libra过渡为一个分散式的、非许可型(permissionless)的系统,但目前还不清楚如何才能实现这个目标。
脸书表示该提案旨在为全球17亿无银行账户的人士提供服务。这个目标听起来颇有气度,但是否可行呢?在没有银行账户的情况下,如何才能获取初始的Libra呢?其获取Libra的费用是否会超出使用者的承受能力呢?脸书或其任何当前合作方都不具备可以让无银行账户人士通过支付现金获取Libra的商铺网络或其他实体店。即便脸书能够解决这个问题,也必须要说服经常与无银行账户人士交易的商家接受Libra支付。无银行账户人士的房东会接受使用Libra支付吗?露天食品市场或是小杂货店会欢迎客户使用Libra支付吗?而且,发展中国家的政府可能会因Libra存在削弱其主权货币的风险而持抵抗态度。此外,Libra并没有提出可能对无银行账户人士更具吸引力的其他服务方案,比如小额信贷。
对拥有银行账户的人士来说,资金进出Libra系统会更为方便。但同时,他们也有很多其他可选择的支付方式,例如信用卡、借记卡、支票账户、以及已有的移动支付服务。
即便脸书能够建立起自己的支付基础设施,但正如近期摩根大通的研究显示,无银行账户人士在全球经济和支付活动中仅仅占了很少一部分。此外,支付领域中商务支付(B2B payment)仍占最大的份额。Libra设计者的目标并非该领域的竞争,因为该领域需要具备一个类似于Fedwire(美联储转移大额付款的系统)那样能够支持高周转率交易的网络,从而满足当天的流动性要求——即透支贷款或短期信贷等。
最终而言,Libra作为支付系统对客户的吸引力取决于:与替代系统相比,其获取和使用Libra的交易成本是否足够低,以及其网络和附加效益是否足够大。
人们经常将Libra与成功的移动支付系统进行比较,比如支付宝和微信支付。但其中的差异也很明显:支付宝的付款业务是以一个被广泛使用的电商网络为基础而建立的,而脸书更类似于微信,其以社交媒体平台为基础而建立的支付业务或许存在更大的障碍。
支付宝和微信支付采用了很有创意的设计方式,用户资金进出系统的成本很低。另外,这两大系统还提供了大量的网络福利,鼓励人们把钱留存在系统中,这些福利包括商品折扣、促销、以及提供附属金融服务,比如类似银行那样支付利息以及提供贷款。在相关法规禁止直接支付利息的情况下,这些系统采用了巧妙的方式来提供货币市场基金。
监管机构对于Libra的提案总体来说比较负面。脸书的规模和它一直以来在隐私保护方面的糟糕记录,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监管机构对其的不信任和反感。但是,监管机构对Libra持负面态度的原因远不止这些。
在美国,我很少看到特朗普总统、美联储主席鲍威尔、以及身居众议院金融服务委员会主席要职的民主党国会议员马克西恩·沃特斯对任何事务达成共识。然而,在听到Libra提案后,他们却迅速对Libra的提案表示反对,或者至少表示担忧。在2018年夏天,鲍威尔主席表示美联储的监管领域几乎不涉及也不关注加密货币,但Libra的出现改变了他的态度。沃特斯主席草拟了《让大型科技公司远离金融法案》,如果该法案通过,Libra提案将会被直接禁止。当然,这项方案本身涵盖范围过大,因此很可能无法得到支持,不过它也反映了Libra在监管机构的反对下举步维艰的境况。
监管机构所担心的一系列问题,包括如何防止Libra被不法分子利用来达到洗钱的目的。各中央银行机构对此问题的口径非常一致。
监管者还可以从很多不同的角度来考虑对Libra的监管:鉴于标的资产的价值会发生变化,那么它是属于集体投资基金还是交易所交易基金?对于Libra Reserve,是否应该对其像银行那样进行监管?是否应该限制这些资产的投资方式?
除此之外,还存在金融稳定性的问题,譬如在Libra中的存款不受存款保险的保障。此外,税务机构或许会认为每一笔Libra的交易都需要被征税,因为一篮子资产的标的价值会变动,这也会大幅削弱Libra的吸引力。
我也意识到在美国以外,有些人担心Libra如果获得成功将导致“幕后美元化(backdoor dollarization)”——或者说,西方法定货币在全球货币体系中可能发挥过度影响,从而对发展中国家造成负面效应。
央行数字货币面临的挑战
在面临重重阻力和反对的情况下,Libra可能永远无法取得任何进展。不过,这个提案对未来的导向可能比其内容本身更加重要。
其一,该提案可能会引发对数字资产法律现代化进程的关注。这肯定是件好事。
其二,该提案可能会引发对技术企业和金融服务之间界限日益模糊的问题的关注。这不仅适用于数字资产,也涉及到我们如何整体看待金融科技。
在当今社会,金融科技创业公司能够设计出具有技术创意的平台或服务,发展客户关系,获取客户数据,然后与受监管的机构签约,为其提供受监管的产品。然而,此类金融科技公司是否也应该受到监管呢?如果一家云计算服务供应商为多家在全球范围内具有系统重要性影响的银行提供核心IT服务,这家云服务供应商是否受制于金融市场监管呢?是否至少需满足网络安全和隐私保护方面的监管要求?这反映了一个常见的现象:美国的金融市场创新经常由私营部门驱动,而不是政府驱动;而创新往往在监管半径边缘诞生。监管往往具有滞后性,在数字资产和金融科技领域也是如此。
最后,Libra提案引发了越来越多的对央行数字货币(CBDC)的关注。目前已经有许多国家正在探索央行数字货币,其中包括中国。事实上,据称Libra促使了中国央行加快其数字货币的发展计划。美联储仍在继续分析央行数字货币的潜在效益和成本,但目前更关注于实时支付的普及。
探索央行数字货币的原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公众越来越不愿意使用现金,二是数字货币的使用将提高付款效率,三是进一步扩大金融普惠的覆盖范围。
央行数字货币大体上可以分为两类:批发型和零售型。批发型央行数字货币只面向少数大型金融机构,譬如提供给国家清算和结算体系内的银行,批发型数字货币的发行可促进银行间支付;但很可能不会对大多数人在经济生活中的交易方式产生显著影响。
反之,零售型央行数字货币则可以面向所有个人和企业。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可以采用一种“价值”的方式,将货币存在移动手机的应用程序或实体卡中;或采用一种账户的方式,在一个统一的账本内为每个人或企业建立一个账户。不管是哪种系统,与现金相比,央行数字货币追溯能力更强,毕竟系统会通过数字方式记录交易,但在隐私保护方面可能带来不容忽视的问题。此外,账户型系统与价值型系统还有一个不同之处:前者可以为央行数字货币支付利息,并有可能改变中央银行对货币政策的考量方式。
央行数字货币的广泛使用可以降低基本交易成本,从而提高金融普惠的程度。
不过,央行数字货币也可能具有一些负面的影响。取决于其具体特征。比如,央行数字货币可能会减少银行存款,从而对银行的融资模式产生重大影响,乃至对信用创造过程和货币流通速度都产生负面影响——毕竟私人银行比美联储创造更多的信用。诚然,在采用央行数字货币之后,银行可以进行相应的调整,但是在面临金融压力的时期,又会发生什么情况呢?央行数字货币的广泛使用可能会增加存款者从银行系统撤资的风险,进而带来更大的金融稳定性隐患——存款者或许快速将存款兑换为央行数字货币从而实现资产的保值(a flight to safety)。央行数字货币也引发隐私方面的担忧,同时也使得其在面临网络攻击时显得更加不堪一击。
上述问题都非常具有挑战性,未来何去何从,目前尚无定论。不管怎样,我期待不久的将来,我们能够看到某种形式的央行数字货币问世。
我想以一段轶事结束我的演讲:马可波罗于13世纪来到中国,那时,他平生第一次看到纸币,并惊叹不已。他将其称为炼金术,因为当时的纸币是用树皮制造的。时至今日,一些人将金融的数字化比喻为新的炼金术,它所带来的改变令人振奋。
原文来源: 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
本文来自,仅作分享,存在异议请联系平台删除。本文观点不代表刺猬财经 - 刺猬区块链资讯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