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社论
对于那些穿着区块链技术马甲,以创新之名非法吸收公众资金,侵害公众权益的行为,监管当然应该担起责任。
几天前,处置非法集资部际联席会议办公室公开发函,提示防范假借区块链名义的非法集资风险。可以佐证的是,新华社报道称,借区块链之名的招摇撞骗大有抬头之势。更早些时候,央行在其官网辟谣,称其未发行法定数字货币,也未授权任何资产交易平台进行交易。
这些信息合成了区块链热浪下一个扭曲的投影。行业专家警告说,不能为了区块链而去追赶技术时髦,区块链并不等同于比特币——此时,普通投资者的视线仍追随着比特币起伏的价格曲线。
区块链向我们展示了截然不同的两样图景。一方面,很多公司积极尝试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创新应用;另一方面,“虚拟货币”、“区块链商城”和“区块链游戏”等概念炒作,新瓶装旧酒,究其实就是各种“割韭菜”。不管接受不接受,这大概是一项前沿技术进入现实生活时必然遭遇的场景。
浑水摸鱼者和行业精英们以同样的热情投入这场技术变革,泥沙俱下裹挟着怀揣财富梦想的投资人群。理解这样的当下格外重要。对于那些穿着区块链技术马甲,以创新之名非法吸收公众资金,侵害公众权益的行为,监管当然应该担起责任。在这方面,我们应该吸取P2P监管中的经验和教训,强化监管协同,加快补足短板,避免监管空白和盲区。
新技术落地总是伴随泡沫。这一点几乎无可避免。甚至可以说,正是在投资泡沫中,我们才从千百条路中找到一条正确的通向未来的路。这是试错的代价,也是新技术演进过程中很难规避的成本。
监管对此理当有清晰的认知和判断。我们认为,在这场角逐中,更需要关注的是行政之手和财政资金的去向。我们担心那种地方官员拍脑袋的决策,缺乏足够的科学精神和对规律的尊重,更多出于急功近利和好大喜功。我们注意到,一些地方正在规划区块链园区,给地给优惠给补贴,故事没有新版。我们看到,3000多家A股上市公司中,超过500家自称同区块链有关联,但真正披露具体区块链业务内容且属实的只有不到40家——曾经有多少公司仅仅因为沾上新技术新产业就拿到财政补贴呢?监管部门对这样的信息披露不可轻易放过。
从2009年比特币网络上线至今,除了加密货币发行和交易外,区块链没有得到大规模应用。央行去年发表的一篇工作论文曾提出,不要夸大或迷信区块链的功能。“迄今为止,还没有一项技术创新对金融体系产生过颠覆性影响,区块链也不会例外”。央行数字货币研究所副所长狄刚最近也提出,“要正确认识区块链技术的适用场景,也不是所有的数据都需要上链。”当我们把区块链作为核心技术自主创新的重要突破口时,这样的冷静和理性难能可贵,也值得认真对待。
市场的狂热总归会经历一个去伪存真的过程,在试错中回归理性,并给予各类投资者最终的判定。这样的成本,市场愿意支付。但对于那些政绩驱动下的亲身入场和大笔财政资金,决策部门恐怕应该要有足够的警惕。在新科技发展进程中不乏这样的案例——一些地方部门的积极干预和重金下注,助推了投资的快速膨胀,却也加速了泡沫的最终破灭。
本文来自,仅作分享,存在异议请联系平台删除。本文观点不代表刺猬财经 - 刺猬区块链资讯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