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几天,连续写了几篇行业观点分析文以及对未来行业的前瞻性文章后,顿感思绪枯竭无从下笔,心烦思滞,暗道不妙,看来骆驼已到曲尽词穷时。
略一踌躇,索性翻出此前在行业盛会中搜集到的各类资料,逐一翻阅,细细研读。终于暂消烦扰,酣味正浓时,稍感心安。
十分凑巧的是今天恰好有朋友问及诸如“小白如何成为KOL”、“新人怎样晋升为内容创作大牛”的问题。想必对方已然把骆驼当成“牛人”,他说想成为各个平台的创作者,不求报酬,只要业余有一件自己喜爱做的事,并且有所回馈,即可。
实际上,此前类似的文章骆驼也有写过,不过指向性没有这么明显。考虑到他这问题能代表一部分朋友的想法,遂作此文,权且作参考。
骆驼认为,对行业一无所知的小白要成为作者,如能“三势”,就会事半功倍。“三势”为:顺势,借势,造势。
先顺势:
首先要深耕一个平台,立足于此。多参与互动,参加官方活动,多与官方人员沟通,甚至成为项目的志愿者,参与其中,才能更快了解动向。顺着平台的发展策略来制定与之相适应的个人发展计划。比如热门和精选文章,新人没必要给自己设置“每期必上”的严苛目标,宏伟目标如果能完成固然振奋人心,但长期高强度高标准高要求,只会让原本一件喜欢做的事情变成高压力的事情。
勿急勿躁,日益精进。“苟有恒,何必三更起五更眠;最无益,莫过一日曝十日寒。”无须刻意模仿他人,在自己的轨道上坚持,坚持出自己的价值。
再借势:
“顺势”而为以后,在立足的平台小有名望,这时候就要进行借势。借势很多人只考虑到借平台之势,通过平台背书。实际上,还可以借项目方之势,让项目方背书。比如主动为平台拉项目,促成双方合作是最好,也是最理想状态。但促成一件事何其之难,未成功也不要气馁。行业方起步,机会遍地。这次未成功,积累的是人脉,是资源。
骆驼在2019年的8月份入驻某平台,成为首批入驻成员,也与此有关。此前在一个平台上写文,结识了某交易所的节点,巧合的是该节点是这个平台的重要嘉宾,即便当时骆驼资质不足,但审核官表示可以给予1个月的作者试行权限……这件事情给骆驼的感触很深,也深知行业资源的重要。
实际上,骆驼也经常想方设法促成一些项目合作,无论最后成功与否,彼此的关系也会在这些沟通过程中得到强化。为下一轮“借势”做足准备。
后造势:
有了“顺势”和“借势”的铺垫,从小有名气到声名鹊起,这时候就可以打造个人IP。对于打造个人IP,不一定只是与用户保持粘性,有人认为“为了维持粘性、保持热度,每天都要发东西才行,没东西写我就转载别人的文章……”。如果只是小打小闹,只是暂时撸撸币的话,这个无可厚非。但是如果想长远在行业里发展,打造个人IP的话,骆驼建议大家不要这么玩,因为这对个人品牌IP其实是有损的。
“造势”最重要的一点是要有自己的观点,比如抹茶事件,BIKI事件,牛顿交易所事件,芯链事件……比如PGS热点,EIDOS热点,YAS热点,BSV热点,EOS热点……
每每出现热点或爆发事件,清一色的相关文章,若自己所写的文章观点不鲜明,很容易被其他文章埋没,难以“出众”。这时可以考虑提出不同观点,但这些不同观点要有事实依据支撑。比如说前不久一则新闻提到全国已经有23个区块链产业园诞生。很多人会解读为利好,若深入了解,会发现这则信息潜伏着不可忽略的事实:空置率太高!能够写一篇实事求是的文章,在这种“假大空”浮夸利好的文章面前也可谓是独树一帜。
总之,“新奇特”是造势的好方法,细细思考,总能找到适合你自己的套路。
当然,以上只是骆驼个人见解和感悟,对于不太愿意在这个行业长久待下去的人,构不成参考建议。
正如《淮南子·缪称》中的一句话:“察一曲者,不可与言化;审一时者,不可与言大。”
这话说的是对于事物只了解局部的人,你同他论述事物发展的规律,他是听不进去的;如果一个人只看眼前,没必要跟他高谈阔论未来的发展趋势。
本文来自,仅作分享,存在异议请联系平台删除。本文观点不代表刺猬财经 - 刺猬区块链资讯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