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标题:《必读!区块链「中国通」Ben EI-Baz 的中文秀:工作中的那些文化差异(文字版)》
撰文:Ben EI-Baz, HashKey Group 首席生态官
如今,越来越多的行业都需要全球协作与跨文化沟通,区块链行业也不例外。但是,大家在全球合作过程中,难免碰到一些中外文化差异。蜂巢学院线上公开课【直播间】第六期邀请到了 HashKey Group 首席生态官 Ben EI-Baz,他分享的主题是《中外文化差异管理:如何在区块链行业中做好跨国合作》,希望能够帮助更多的区块链团队理解中外文化差异的要点,提高合作效率。
万向区块链蜂巢学院每周四晚,都会邀请区块链专家做客 B 站直播间,为大家分享区块链的技术、应用、热点事件和有趣经历等。添加万向区块链小助手微信(fengchaoxueyuan)加入学习群,及时了解直播课程时间和直播入口。也可 B 站关注「万向区块链」,关注后续最新公开课【直播间】信息。
以下为 Ben 分享正文:
大家好!我是 Ben EI-Baz,是 HashKey Group 的首席生态官。今天和大家分享的主题是「中外文化差异管理:如何在区块链行业中做好跨国合作」。
我是 2007 年本科毕业后来到中国,到现在差不多有 13 年的工作经验。最早是从事金融行业,后面转型到技术行业。
从事技术行业时先是在深圳一家跨国技术公司负责产品开发部门,开发的产品包括通讯产品、电子产品。之后我去了珠海的一家半导体公司,负责全球商务拓展部门。当时在中国已经差不多八年,想回美国创业,于是在旧金山湾区加入了一家早期初创公司。后来,我被斯坦福商学院录取,读了博士。在读博士期间,我开始深入学习了区块链,并成立了学校最大的区块链社区。毕业后回到中国,加入 HashKey Group,担任首席生态官。
今天我主要分享自己多年来,关于如何在技术项目中,尤其是区块链开发项目中,管理好文化差异的经验。这也可被称作是一项「软能力」。
市面上已经有很多讲中外文化差异的书,但今天我的分享会围绕一个更具体的主题:中外技术项目合作中,大家通常会遇到的文化差异,以及如何去应对它。
我的分享框架简单来说有两个重点:
- 合作中有哪些挑战?
- 如何去应对它?
在跨国合作中,中外文化涉及都很广,如何把问题拆分的更清晰、更简单一些?我简单分了两大块:
- 语言障碍,包括小细节,礼貌语。
- 工作风格,包括地区差异、组织架构差异、文化差异、社区建设差异。今天分享的目的是希望让大家更好地理解在项目中可能会遇到什么样的问题以及应该怎样应对。
语言障碍——小细节
小细节,大影响。在语言沟通表达过程中很容易在小细节上出现误解,比如你在写邮件的时候想请对方做一件事情,语气要特别注意,避免让对方感到不舒服。我个人有一个建议,如果公司、团队有能力,尽量请英语为母语的人再次确认敏感的沟通内容,避免不必要的误解。
语言障碍——礼貌语
礼貌语在口语中是很重要的,按照我的理解,礼貌语的定义是语言的「buffer words/ 缓冲语」,这些 buffer words 的用途是让对方听得更舒服一些。但很难从课本中学到关键的 buffer words,当时我是通过非常好的同事学习中文礼貌语。对英文非母语的人来讲,如果你想提高英语能力,我的建议是多听英语口语的节目,或者多看正宗的英语商务邮件,可以多留意 buffer words。
工作风格——地区差异
外国人分很多种,有北美人、英国人、欧洲人、中东人、俄罗斯人、拉美人等,大家都有不同的工作风格。我个人认为美国人和中国人是最像的,在工作上、说法方式上有更相似的地方。
下述的工作风格分享是针对美国人的。我的建议是对你的合作伙伴的工作文化先做背景研究,最好的方式是直接问国外的朋友。不同的国外地区工作风格也会有差异,可以通过当地的朋友先多做了解。
工作风格——组织架构
许多在硅谷的技术团队使用扁平化组织架构,但这仅局限于技术团队,监管方和大企业会不一样。在图中可以看出扁平化的组织架构和等级制架构的区别,图 B 就是扁平化架构。
国内团队会认为反馈意见一定要直接找老板,但国外技术团队的架构是比较扁平的,所以在团队里很多人有话语权。如果你要反馈给他们产品建议、战略建议,我的建议就是对方团队(上下级)都能影响决策,上下面的人你都可以去找。
工作风格——文档
我认为完整的文档是跨国技术项目合作的成功因素之一,跨国、跨时间、跨语言的时候,很容易出现说法问题、定义问题,双方在写文档的时候需要把各个影响因素都列出来。但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很多技术团队不一定善于写对外的需求文档。
我的建议是不要怕请对方优化产品、API 文档,不管是社区项目还是公司商务合作项目,如果你认为某些文档写的不够完整、不够清晰,都可以提出来,双方不断优化。
工作风格——社区建设
前面我分享的内容不一定局限于区块链行业,但这部分会更针对区块链——关于社区建设的文化差异和工作风格差异。
成功的海外区块链项目都有一个特点,社区是归属于产品开发而非营销。做社区不是让更多人注册参与营销活动,很多成功海外项目是把社区当做产品开发过程中的一个环节。比如说从以太坊项目中可以看出来,治理方式、代码开发、基金会讨论等都是依靠社区。
「社区导向」项目有几个特征:
1.公开 Github 推送是开发过程的重点环节而不是「终点」环节,不是作为最后的一部分,而是作为中间很重要的一环。
2.活跃论坛。在国外项目和团队眼里,他们不太害怕在公开论坛里给项目提出建立,我们可以看到大家讨论的话题是很多元化的。比如 Riot/Discord/Slack/Telegram 群会讨论多样化的正⾯面话题。
3.示例代码。好的项目会有非常详细的在线文档,示例代码也会非常详细,比如节点配置指导。
4.清晰开源软件授权政策。想有社区性的项目开发需要对开源代码使用权有比较清晰的政策。
以上是我的一些观察,「开放」是国外产品开发的重点环节,可能有时候会涉及到敏感信息,遇到这种情况可以多问对方背景原因,多了解用途是什么,对整体项目、整体社区有什么帮助等。
最后总结一下我今天的分享:
第一,跨文化技术项目管理很难。你可能会认为在项目里大家已经制定好所有的规则,比如合作方式、商务条件、时间表等。但在沟通上很容易出问题,管理问题点很难。
第二,英语为母语的人是团队的重点支撑 。如果团队里有少部分英语为母语的人,在特定环节上可以作为重点支撑。
第三,当中外团队遇到异议的时候,大家可以先考虑上述文化差异的因素,避免误解了对方。
第四,国外区块链项目开发是把「开放」当做社区建设的重点需求,把社区当产品开发部门的一部分。今天我的分享就到这里,希望能给大家带来一些价值。
以下为 Ben EI-Baz 互动问答节选:
问题一: 中美区块链发展侧重点分别在哪里?各自有哪些亮眼的表现?
Ben EI-Baz:区块链行业还是处于非常早期的阶段,我觉得 2020 年在扩展性问题上大家都已经有不小的进步。我觉得两边技术架构都在不断优化,只是两边针对的问题点有所不同。中国的一些关注底层技术的项目发展得很好。美国的很多项目想要解决金融、支付系统的问题,但是在中国已经有支付宝、微信支付,这些问题在中国已经解决了。
问题二: 对 2020 年落地有什么预测?中国和美国的地域差异会导致区块链落地方向有什么不同吗?
Ben EI-Baz:区块链应用能不能落地还是取决于能不能积累足够的用户,能不能积累足够的用户取决于底层的速度和扩展性能不能承载几百、几千万的用户。目前全球区块链应用最丰富的链是以太坊,但是以太坊还是支撑不了(大规模的用户使用)。今年的大走势我还是看好供应链金融方面的应用,我觉得在美国、欧洲的金融支付应用会相继落地,包括在资本市场的金融应用。
问题三: 可以和大家分享一下学习语言的好方法吗?
Ben EI-Baz:没有百分之百好的方法,但是学语言和学任何知识都一样,需要你有决心、计划和学习节奏。当你计划好学 ABCD,第一天学了 A,第二天学了 B,第三天你要知道要学 C,明天要学 D。关键是计划能力和执行能力要强,我自己也是一直处于不断学习的状态。
问题四: 为什么会对中国文化这么感兴趣呢?
Ben EI-Baz:那么多年的历史,那么丰富的文化,应该有不少美国人和当时的我一样,觉得中国是很神奇的国家。我在美国受到的教育中大多数还是西方知识,学习东方的知识较少,但我对中国文化有很大的兴趣。
问题五: 有什么方法可以使国外团队更好地理解中国?
Ben EI-Baz:可以通过看书、看文章、看视频了解,但最好的了解方式就是来中国,或者跟中国团队合作。当面去看、当面去沟通是最直接的方式,所以要有更多的跨国互动经验。
本文来自,仅作分享,存在异议请联系平台删除。本文观点不代表刺猬财经 - 刺猬区块链资讯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