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加密货币”应该称为“密码货币”。因为,尽管在比特币用到的底层技术——非对称密码能够对信息进行加密和解密,这也是以前人们关注密码学的核心问题。但是,在比特币的机制中,并没有用非对称密码的加密和解密功能,用到的是“签名”与“验证”功能。
最近受到孙立林的指正,认识到对“加密”一词的使用有误。
“加密货币”应该称为“密码货币”。因为,尽管在比特币用到的底层技术——非对称密码能够对信息进行加密和解密,这也是以前人们关注密码学的核心问题。但是,在比特币的机制中,并没有用非对称密码的加密和解密功能,用到的是“签名”与“验证”功能。
以前人们关心的是,我写一封密信,需要一种方法,不能让送信的人或其他人看懂,只能由收信人解读。由此产生了密码学的加密和解密问题。
在比特币的系统中,并不需要向谁隐瞒什么。恰恰相反,需要的是让所有人都看懂并见证。这里需要的是用密码技术对信息进行“签名”,确认授权。然后让大家看到这个签名后的内容,再“验证”是否是有效的签名或授权。
“签名”和“验证”、“加密”和“解密”都用到非对称密码的公钥和私钥及相关运算。
“签名”是用自己的私钥对自己的文本(比如比特币交易)进行签名(授权),然后公开签名信息和公钥。其他人用签名者公布的“公钥”验证这个签名信息是否是相应私钥对原文本签名后形成的。相当于在一份文件上盖个章,然后公布出去,大家验证一下这个章是真的,从而确认文件可信。
“加密”则是用收信者的公钥与原始文本进行运算,得到别人无法理解的加密文本。这样,无论加密文本通过何种渠道传播出去,第三者都无法解读文本内容。只有掌握了该公钥对应私钥的人,才能用相应私钥与加密文本进行运算,还原出原始文本,即“解密”。2017年5月的WannaCry勒索软件就是把用户文本用勒索者的公钥加密,索取赎金后用私钥给用户解密。
所以说,“加密货币”中用到的并非“加密”和“解密”,而是“签名”与“验证”,应该称为“密码货币”。
这个错误发生在英文到中文的翻译过程中,人们将cryptocurrency的前缀“crypto”译成了“加密”,正确的翻译应该是“密码的”或“密码学的”。
类似的概念定义不当在区块链这个领域非常严重,因为这个领域一开始主要由非专业人士参与。现在负面影响逐渐显露,有必要逐步澄清。我之前澄清了“区块链”的定义问题,忽略了“加密”。这里需要再次感谢孙立林的指正!
本文来自,仅作分享,存在异议请联系平台删除。本文观点不代表刺猬财经 - 刺猬区块链资讯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