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金融还是金融科技?
从互联网金融公司到金融科技公司,再到科技公司。近几年,互联网巨头们对自身定位正在上演新领悟,也正在坚持撕掉“金融化”标签。
近日,市场消息称,经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核准,蚂蚁的全称已从“浙江蚂蚁小微金融服务股份有限公司”改为“蚂蚁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一步将办理工商变更登记。
随后《证券日报》记者向蚂蚁方面求证,蚂蚁方面回复称,“新名称意味着我们将全面服务社会和经济数字化升级的需求,但蚂蚁还是那个蚂蚁,坚持创新,用技术为全球消费者和小微企业创造价值是我们不变的初心。”在今年3月,蚂蚁旗下支付宝曾宣布升级为数字生活平台,被认为是更名前奏。
中关村互联网金融研究院首席研究员董希淼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随着金融监管的加强,开展金融业务必须持有金融牌照,更名是大势所趋,但不是去金融化,只是更突出科技属性,并不会因此削弱金融业务。另外,目前C端客户市场已经瓜分殆尽,但TOB和TOG市场前景依然广阔,改成科技公司则更强调科技输出,对未来拓展TOB和TOG市场是比较有利的。”
撕掉“金融”标签
目前,金融机构和Fintech(金融科技)公司的合作不论是广度和深度都迈入新阶段,银行和Fintech公司之间的合作远远大于竞争;如何发挥各自优势,共享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科技的力量,将决定中国金融科技行业下半场竞争格局,而“科技”则是众多互联网巨头给自己的定位。
蚂蚁金服此次更名,外界最关心的关键之处在于去掉“金融”变为“科技”。
对于更名,北京市网络法学会副秘书长车宁表示,从历史层面考察,更名意味着回归科技驱动定位,坚持技术解决问题的基因;从未来层面考察,更名意味着超越金融服务,全面拓宽数字经济服务的边界,体现了蚂蚁服务数字化升级的方向。另外,新名字还去掉了“浙江”的区域特征,这也与今年3月支付宝的升级相呼应,在形式上直观表达了它面向未来面向全球的战略意图,符合这家公司对自己的定位和期许。
作为支付宝的母公司,“蚂蚁”身躯虽小,却仍然成了互联网金融科技领域的巨无霸,据不完全统计,其业务已涉及支付、银行、保险、基金、信用领域、金融云等多个领域。其中,支付宝作为其最重要的板块业务用户数量已超过12亿,在最新一轮融资后,市场对蚂蚁的估值超过1500亿美元。根据预测,蚂蚁集团2021年技术服务收入占比将达到65%,超过支付收入成为第一大收入项,这一信息虽然未得到官方证实,但有消息人士表示,从2015年以来,蚂蚁技术服务收入占比的确逐年在攀升。
麻袋研究院高级研究员王诗强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从‘浙江蚂蚁小微金融服务股份有限公司’改为‘蚂蚁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最大的意义在于去掉地域‘浙江’,这与其全国乃至全球布局实际展业情况比较切合,而将‘金融’更改为‘科技’表明蚂蚁集团希望未来更多的在于发力于科技,为银行、保险等金融机构提供科技服务。”
蚂蚁对科技的探索早在支付宝时代就已经开启,最初,其技术探索只用于自身业务。在逐步成熟之后,2017年初,蚂蚁金服宣布,将自身定位为TechFin(科技金融),以后只做技术(Tech),帮助机构做好金融(Fin)。在2017年6月份的蚂蚁财富开放平台大会上,蚂蚁金服CEO井贤栋将蚂蚁金服定位为一家科技公司。
进入2020年,蚂蚁金服将重点发展方向定位为全面向B端商户开放并助益其数字化升级。并在3月10日宣布,支付宝从金融支付平台升级为数字生活开放平台,并聚焦服务业数字化,据悉其战略目标是,“3年携手5万服务商,帮助4000万商家完成数字化升级”。
董希淼强调认为,更名不代表金融属性降低,而是代表各家机构在努力打造科技的属性。
已有多家互联网巨头更名
可以看到,目前包括蚂蚁金服在内,传统意义上的互联网金融巨头BATJ(百度、阿里、腾讯、京东),除腾讯之外,其他均已在原有名字中撕掉了“金融”标签。
例如,2018年11月20日,京东金融品牌升级为京东数字科技。京东数字科技成为整个公司的母品牌。公司以AI、数据技术、物联网、区块链等前沿数字科技为基础,建立并发展起核心的风险管理能力、用户运营能力、产业理解能力和B2B2C的企业服务能力。
截至目前,京东数科完成了在AI技术、AI机器人、数字营销、智能城市、金融科技等领域的布局,服务客户纵贯个人端、企业端、政府端,累计服务4亿个人用户、800万线上线下小微企业、700多家各类金融机构、17000家创业创新公司、30余座城市的政府及其他公共服务机构。
百度也于2018年完成其互联网金融业务的调整,将旗下“百度金融”正式更名为“度小满金融”。虽然百度金融的更名仍然带有“金融”,但其官网所贴出的标签则是“用科技为更多人提供可信赖的金融服务。”
除去传统意义上的互联网巨头之外,2019年9月,小米支付运营主体“北京小米支付技术有限公司”也更名为“小米数字科技有限公司”。去年11月,美股上市的拍拍贷也宣布更名为信也科技集团。
董希淼坦言,另一个层面来看,更名对公司自身估值有提升的作用。从全球来看,金融类公司估值普遍不高,但科技类公司则容易讲故事,估值反而高,也更容易为未来上市做准备。
王诗强也认为,“各家互联网金融巨头更名必然有估值方面的考虑。短期看,更名有利于提升其估值或者股价。”
本文来自,仅作分享,存在异议请联系平台删除。本文观点不代表刺猬财经 - 刺猬区块链资讯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