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开放网络,看这篇就够了!

在开放货币和开放金融的下一个阶段,我们将要迎接的开放网络又是什么样的呢?

关于开放网络,看这篇就够了!

​如果说比特币是开放货币的典范,以太坊(DeFi生态高度集中)是开放金融的典范,那么在开放货币和开放金融的下一个阶段,我们将要迎接的开放网络又是什么样的呢?为此,碳链价值和致力于实现开放网络的NEAR团队,以及Electric Capital聊了聊。Electric Capital最近完成了第二只基金募资,规模为1.1亿美元。

关于开放网络,看这篇就够了!Part1受访者:NEAR团队

Q1:你们提出的开放网络和波卡提出的Web 3.0是不是一回事?你们认为未来的开放网络将是一个怎样的世界?

NEAR团队:开放网络和Web 3.0的确有很多相似之处。我们觉得从开放货币,到开放金融,再到开放网络是一个更容易被形象化的概念。 

  • 开放货币:任何人都可以使用的数字货币;
  • 开放金融:运用可编程性拓展开放货币的功能。
  • 开放网络:扩大开放金融的范围,使之涵盖所有高价值数据,并做到人人可用。

 其实两个命名产生于区块链火爆之前,很多互联网公司,比如Mozilla和Google,都曾有过类似的愿景,只是至今仍未能实现。一个核心问题是如何通过一种方式,让不同的公司、个体,甚至在未来一些机器和AI,能自发、合理的协作起来。而区块链恰好可以将身份,金钱,各种线上线下的资产数字化、通证化,实现价值的传输和交互,从而成为万物互联的基础。

这就是开放网络的愿景。

从开发者和创业者的角度来说,通过可以公开反复使用的组件(component)实现通证化资产的传输、消费、交换、抵押、修改等功能,抑或是根据自身开放API的要求实现互动功能,产生新的商业模型,新的应用。

从用户的角度来说, 这些资产和数据不是由银行或社交网络控制的,而是由用户拥有的。因此,应用不再局限于从用户那里捕获什么,而是允许根据用户拥有的数据或资产实现组合和互操作。DeFi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当它独立于资产发行者时——资产属于用户,任何应用都可以与之组合。这意味着许多在Web2.0时期因为没有足够的用户或数据而失败的公司和想法,将在开放网络时代发光发热。

举一个更接地气的例子,微信和微博是中国互联网用户使用最多的几个主流应用之二,但是双方不会共享用户的数据,因为用户数据是他们盈利的主要手段之一,且现有的基于中心化的技术架构也难以很好实现这项功能。即使微信小程序可以打开微博,但是界面肯定没有微博原生App好使,用户体验一般,也不能做到例如一键将朋友圈同步发到微博上这种功能。

但是假设在开放网络的环境里,微信和微博就会变成可以让用户读取甚至改写区块链上数据的前端应用,共享同一个数据库,提升了用户体验,功能上也会出现更多种可能性。用户因此掌管了自己数据的所有权,但这并不代表开发应用的公司会因此失去盈利的机会,比如在NEAR的智能合约平台上,开发者可分得所部署的智能合约中30%的gas费用。

Q2:NEAR准备如何参与构建开放网络? 

NEAR团队:NEAR是为了能实现开发网络这个愿景而研发出来的基础架构, 提供了一个去中心化存储和计算平台。和绝大部分现有区块链平台不同的是,NEAR力求把生涩难懂的区块链做到平易近人。通过底层的可延展性,中间层的优化,到应用层成熟的工具,为开发者和用户提供了简洁友好的使用体验。

具体来说,我们从两个角度来提升用户体验,可延展性(scalability)和易用性(usability)。

可延展性上我们使用了分片这种扩容技术来降低使用成本,减少用户端能体验到的延迟。并通过夜影协议动态调整分片间的网络资源的平衡,随机指派验证人负责不同的分片,并将整合成分片段(chunk)被编写进单条区块链,使得跨分片交易的成本降低。同时这种设计也简化了开发者体验,开发者无需考虑合约部署在哪个分片上,只需考虑一条单独的主链,这也大幅提升了可组合性。

若想更深入了解NEAR的分片设计,可访问以下网址:https://near.org/papers/nightshade/ 这很好地解决了最近以太坊上DeFi、开放金融类应用出现的种种问题。比如一笔小额交易用户需支付十几美元的gas fee,同时交易发生之后,可能需要很久才能确认并显示到用户所使用的App前端上。

从易用性来讲,我们也考虑了为用户提供互联网级别体验的优化,凭借独特的账户模型,为开发者提供了搭建安全应用的友好环境。而从用户的角度来说,此类App的操作十分简单,和我们日常使用微信等现有互联网App基本没有太大差别,甚至在大部分情况下无需记住一连串公私钥字符串,而是采用用户容易明白的用户名模式。此外,我们还考虑到应用推广和用户增长的问题,基于NEAR 开发出来的dApp 可以通过链接分享给其他用户,而接收方无需提供公钥,甚至无需拥有一个NEAR 账户。(详情请看)

需要指出的一点是,NEAR和以太坊不是竞争的关系。NEAR和以太坊可以通过去中心化的双向跨链桥彼此获益。该技术允许通证和资产在两条链之间安全可靠地转移,让NEAR可以借用以太坊上已用的金融基础,也能为以太坊用户提供更好的使用体验,比让开发者可以利用现有的金融组件(financial Legos) 搭建更多的应用。如果整个开放网络生态可以从一万名开发者扩张到百万名开发者,用户从几千名扩张到数十亿,那么毫无疑问二者都会从中获益。(NEAR与以太坊的彩虹桥已在NEAR和ETH测试网上实现。 详情可浏览以下网址,查看Github上的内容:https://github.com/near/rainbow-bridge 在构建生态的角度上,目前已有数十家团队参与NEAR生态上应用和组建的开发,其中有5到10个应用预计会在主网第二阶段初期发布。更长远地看,目前区块链开发者很少,而同时能开发出具有产品-市场契合的创业团队更是寥寥无几,因此我们参与创建了开放网络集合(OWC)—— 一个无需与底层公链协议绑定,包含各个领域和赛道,以用户需求为本,被数据和指标所驱动的创业者社区。我们希望能为加速整个整个开放网络生态的构建付出一份力。(详情请看)

Q3:Vitalik曾在今年早些时候发文称,他认为需要进行从“加密货币即金融”向“加密货币也是去中心化治理、组织和社区”的广泛转变,而且这种情况正在发生。而当前,加密货币生态成功的案例基本都聚焦在金融领域。你如何看待Vitalik的观点?你认为,加密货币领域下一个十年的发展重点,还将是围绕着金融领域吗?

NEAR团队:我认为Vitalik谈论到的一些事,将在未来逐步发生。然而,自文明诞生开始,金融(尤其是支付基础设施)一直都是解锁更多创新的第一步。就像我们上面讨论到的,我们相信从开放货币,到开放金融,最后到开放网络的发展路径。比特币为我们提供了安全、去中心化的电子货币,而以太坊使可编程货币成为了可能。下一个发展阶段,则是在这些大量可编程支付基础设施的基础上,解锁更多的实际用例。目前这些实际用例还没有大规模发生,这是因为底层公链的可延展性和易用性不足。而我们相信,NEAR将会解决这两个问题。 要预测未来基本是不可能的,但我们相信未来的开放网络会是NEAR。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阅读NEAR基金会CEO Erik Trautman撰写的这篇文章:。 

Q4:目前,Near的开发路线已经进行到了哪一步?你们接下来发展规划是什么? 

NEAR团队:我们已在2020年4月22日发布了主网零阶段: PoA。我们预计将如期在未来几周内发布下一阶段主网,并将验证节点交给社区运行。主网的最终阶段:开放主网会由社区投票来决定具体的发布时机,在那之后,我们将继续research,并完成一些网络发布初期并不是必需的功能,同时我们也会基于开发者和终端用户提供给我们的反馈,不断的迭代更新。 详情请看下面这两篇文章。里面包含网络各个阶段的开发进度实时跟踪(Zenhub),甚至包括开放主网以后的功能规划:

 

关于开放网络,看这篇就够了!Part2受访者:Electric Capital联合创始人Avichal Garg

Q1:作为众多明星公链项目的投资人,你认为现在还值得继续投资布局新的公链项目吗?如果是,你认为哪种公链仍然值得关注? 

Avichal Garg:由于不是财务顾问,我们就不对哪些项目具有投资价值进行点评了。每个人都应该进行他们自己的研究,并始终记住,加密货币和早期公司的价值极具波动性,如果你选择投资,你就必须承担损失所有资金的风险。

我们对NEAR很感兴趣,因为它是目前为止,我们见过的构建公链的最佳方式之一。他们从上个十年的加密货币项目中吸取了技术经验和治理经验,并用2020时代的技术,将这些最新的理念实现了出来。

我们认为,现实世界存在对新一代开放计算平台的真实需求。在那些构建可扩展协议和去中心化计算平台的优秀想法中,NEAR是其中最好的实践案例之一。值得一提的是,NEAR团队在技术上的研究非常深厚,而且也非常实用,这种组合是很罕见的。

Q2:如何看待DeFi崛起对DeFi似乎加强了以太坊在公链生态中的领导地位。你觉得其他公链有可能形成像以太坊这样的DeFi生态吗?还是DeFi会沦为以太坊的专属? 

Avichal Garg:我们认为,「可编程货币」将会是加密货币和区块链技术的杀级应用之一。虽然以太坊在早期方面处于领先地位,但在未来,价值20亿美元的以太币和十几个核心「乐高型」组件并不是一个不可克服的挑战。由于目前仍处于DeFi起步阶段,因此NEAR很有可能在未来几年内建立一个更大/更好的生态系统。 

Q3:前不久,Vitalik发文称,他认为需要进行从「加密货币即金融」向「加密货币也是去中心化治理、组织和社区」的广泛转变。你如何看待这一观点? 

Avichal Garg:我认为Vitalik谈到的几个其他要素都将会发生,而且很可能会在金融型应用开发过程中出现,例如Compound和Maker的核心就是效率和去中心化治理。随着时间的流逝,这些概念和构建基块将会在金融应用程序中得到验证,也会在市场平台、游戏和其他应用程序中应用。

Q4:公链NEAR的开放网络概念与Vitalik提出的加密货币投资范式转变,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作为NEAR的投资人,你们如何看待「开放网络」? 

Avichal Garg:我们认为,从长期来看开放网络平台最终肯定会出现。它的诞生,能够让在Web2.0时代无法存在的创新模式最终能够跑通。同时,开放网络将在许多方面实现因特网诞生的最初愿景——一个去中心化的、注重隐私保护的、能够为个人和小型开发者团体赋能的网络平台。 

Q5: 目前你们投资的项目主要集中在北美。是否有考虑增加对中国区块链项目的投资?有没有找到你们比较认可的区块链项目? 

Avichal Garg:是的,我们已经在中国投资了一些区块链项目,例如Nervos。我们还会投资了许多美国华裔创始人,例如Oasis Labs的Dawn Song。我们对中国创业者和技术人员在全球加密货币和区块链生态系统中所发挥的作用感到非常乐观。

本文来自,仅作分享,存在异议请联系平台删除。本文观点不代表刺猬财经 - 刺猬区块链资讯站立场。

(0)
上一篇 2020年9月7日 上午9:20
下一篇 2020年9月7日 上午10:33

相关推荐

本站(刺猬财经)出售,6年老站,有需要的老板请联系TG:tuhaov
This website (ciweicaijing) is for sale. It is a 6-year-old website. If you need it, please contact TG: tuhaov